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很好的朋友,当有人问他们最希望获得什么超能力时,比尔回答说最希望获得高速阅读的能力,巴菲特则幽默的说到“比尔的阅读速度比我快三倍,我因阅读缓慢大概浪费了十年时间”。有意思的是,我因没有阅读大概浪费了几年的时间。从意识到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到渐渐地享受大量阅读的这个过程中,我时常回过头去总结自己都读了些什么,我想这有助于串联生活的点滴。

浪潮之巅》和《黑客与画家》这两本与 IT 有关的书籍都十分倡导创业,不管是出于个人致富还是为社会造福的角度,创业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,《浪潮之巅》很多时候在讲述创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要求,《黑客与画家》则阐述了一种独特而有力的观点——创业对于个人而言,其实是一个压缩的过程,把创业者的工作年份压缩成短短的几年,如果你想赚 100 万美元,那就不得不付出与之同等的代价——忍受痛苦或者牺牲健康。乔布斯说,他总是设想今天是自己活着的最后一天,这有助于他判断什么东西对自己是重要的,是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,有时候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唯一方法就是创业。

最佳的讽刺工具是什么,我猜想大概是文学吧。很多文学小说都带有讽刺意味,尤其多见的是政治讽刺。大部分时候作者只是写出自己所感悟的,而读者却从中读出作者所遗漏的,《活着》描写了国共内战、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实,不同的人从中感悟到不同的东西,有些人感受到作者笔下人物的艰辛,有些人则会产生共鸣,而另有一些人却担心这会影响到社会和谐。《活着》和《百年孤独》总的来说都是悲剧性的故事,但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,正应了那句话,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

技术相关的书籍,这个月读了两本,一本是《代码整洁之道》,另一本是《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》。编写整洁代码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,好比武学里的内功,不断积累最终便能产生思想上的飞跃,而应用开发好比招式,其与内功相辅相成,内功深厚的人学起招来岂不事半功倍。Android 开发时下煞是热门,我倒不想转行,只是觉得该适当的增加下技术上的广度,Android 开发简单易学,但是功能强大,并且操作系统给开发者提供非常大的自由度,难怪 Android 手机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。Android 开发和富客户端开发有很多相似之处,可以看出,软件开发正在朝着界面与逻辑分离的方面发展,并且界面开发被封装的越来越简单,这些都为开发者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。很多人经常抱怨编程技术更新太快,我倒是很乐意看到这种局面,编程有时候需要在简单与复杂中取得平衡。

实际上,当看到比尔在节目中说希望获得高速阅读能力的时候,我与其产生了共鸣,假如你必须阅读,当你意识到提高阅读速度相当于间接的延长寿命时,就会发现这确实是个好能力。昨天我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读了第二本《快速阅读》的书籍,这本是托尼巴赞写的,较之另一本同名的书有过之而无不及,至少我记得了作者的名字。科学研究表明人还在子宫的时候会经历两次“大脑爆发”,脑细胞连接率的增长导致大脑迅速的生长,练习快速阅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看做是一种“大脑爆发”,这种脑力激荡不仅使阅读速度加快,并且使理解能力加深。有很多方法可以使阅读速度变的更快,但必须长时间的练习,基础也极其重要,比如词汇(这常常被人们忽略),词汇量大容易减少停顿,加大每次眼睛凝视所捕捉的词语数量。如果我们认真思考“想象力”这个词的话,就会发现想象力其实是人在自己已知形象的基础上,通过这些已知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,“联想力”这个词更能表达这种能力,这就说明了念头不是无中生有的,梦境通常暗示了自己潜意识所渴望的东西,在阅读方面,读的越多,已知形象就越多,“联想力”就越强,已有知识和新接受的知识更能有机的结合起来,那么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学习新知识,这个过程有点像滚雪球。

原本想在坐公交或是等电梯的时候看一些令人轻松愉快的小说,在尝试看了一些非著名作家写的著名小说后,感到非常的失望,最终还是选择了金庸的《神雕侠侣》,没想到好几次因为看的太入神,坐公交车时差点坐过站,不得不佩服金庸大侠的文字以及想象力,明儿早上接着看第二册第十一回“风尘困顿”。